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3种基础模式与4点建议!新闻 - 中国精彩传媒网

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3种基础模式与4点建议!
2020-11-16 17:23:52   来源:    
评论:0

区块链技术逐步被大众认知和了解首先从数字货币比特币开始。此后,各类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登记和保存;智能合约标准的制定和普及,为区
   区块链技术逐步被大众认知和了解首先从数字货币比特币开始。此后,各类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登记和保存;智能合约标准的制定和普及,为区块链技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生态圈概念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其模式也不断得到演变,除传统的商业银行+核心企业模式外,越来越多的主体如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供应链金融软件提供商、金融科技公司等参与此列,同时因参与主体角色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业务模式。

  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主要是因为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内生性特点可有效协助推进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和智能化发展,因此也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场景中实践较为广泛的一种。

  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汇总并简要分析了目前较为常见的三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商业模式。

  一、传统核心企业自建区块链底层

  大型传统核心企业拥有自己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链条,在展开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具有先天独特的优势,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将其信息流、数据流、物流和商流信息从线下逐步转移到线上管理。而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使其信用价值逐步延伸并传递至链上长尾客户,帮助其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大型核心企业基本都具备ERP管理系统,区块链加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模式,是在上层供应链金融应用系统基础上嵌入底层区块链系统,以数字凭证方式,对应收账款、存货、押品等进行数字登记和保存,资金提供方如银行、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系统进行线上确权与放款,大大提高审批效率。腾讯在近期发布的《智慧金融白皮书》里面也披露了类似的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应用案例。

  来源:趣链科技、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分析整理

  如上图所示,以应收账款为例,一级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产生应收账款后,一级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记录到区块链中,生成对应的数字资产。当其与二级供应商(对应为一级供应商的经销商)产生赊销关系时,一级供应商可将与核心企业产生的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进行拆分,并在围绕核心企业的多级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进行流转。

  区块链技术的作用主要包括:

  1. 提高信息透明度。尽管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线上转化过程中并不需要区块链技术,但是区块链技术的介入,尤其对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变动,进行了更好地跟踪,进而提高了透明度;

  2. 债权拆分与流转。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约定规则,使不同层级的供应商之间的债权可以拆分和流转,同时确保债权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当然前提是,债权在最初生成时是真实有效且正确的;

  3. 延伸信用链条,如图所示,经确权后的应收账款层层流转,使核心企业的信用可追溯至离它较远的多级供应商,间接为多级供应商的融资增加了信用;

  4. 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共识的形成带来更好的资金流动性,提高了上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的粘性,进而提升了核心企业在同行的竞争力。

  将该模式进一步延伸,即核心企业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端从金融机构延伸至个人投资者,同时,更多的风控职责也从金融机构端,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此部分将在下面的第二种模式中进行介绍。

  此模式的门槛相对较高,因为只有具备相关链条且链条较长,才能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凸显出来,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出发,一般有资质的较大型核心企业会考虑自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服务链上企业。但是在链条外的企业,因不具备可触及性和风控能力,服务范围受到限制。

  二、供应链金融平台内嵌区块链底层

  自身不具备核心企业的P2P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包括与核心企业、保理公司及小贷公司等合作,或者电商平台、物流平台或大宗商品服务商自建平台等,其资金端面向个人投资者。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并非对整个业务模式进行改变,而是在风控及效率上进一步提升。

  下图以核心企业合作为例,展示P2P平台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商业模式。

  来源: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分析整理

  模式中, P2P可以和多个行业的核心企业合作,适当分散行业集中度风险。根据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的数据显示,P2P平台涉足供应链金融的行业主要为汽车、三农、医药、大宗商品和批发零售业,这几个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上下游企业多且分散,体量大、需求稳定、成熟度高等。

  与核心企业自建P2P平台相比,区块链技术的作用对于自身不具备核心企业的P2P平台来说更为显著,主要原因是此类P2P平台吸引的更多的是离核心企业较远,核心企业不愿意担保或者核心企业信用无法覆盖而不能担保的企业。

  对这类企业撮合信贷业务增加了P2P风控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审批效率,具体表现为:

  1. P2P平台对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没有核心企业熟悉,需要花更多时间切入链条中,并对链条所在行业及链上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因此,P2P平台对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信任机制会更加依赖;

  2. P2P平台可获取的企业数据与信息少于核心企业可整合的数据,不利于平台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和搭建智能化风控体系。在实际操作中,部分P2P平台仍然采用抵质押物形式进行风控。如使用区块链技术,可加强对部分抵质押物真实性和流转情况的判断,从而逐步减少

  对部分抵质押实物的依赖,简化风控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三、区块链供应链生态圈模式

  第三种模式主要为具备较强供应链金融或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第三方,如ERP系统服务商、区块链公司等,发起设立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开放平台,将整个链上涉及的核心企业、资金需求方、资金提供方、担保方、数据信息服务方等进行全部连接与整合,共享数据与合作,同时共同维护区块链云节点,形成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下图以应收账款管理平台为例:

  来源:趣链科技、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分析整理

  第三方平台以撮合为目的,不承担借贷风控职责,更突出区块链和供应链系统技术优势,协调生态圈中各方利益与需求,推动行业数据标准的建立,实现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的数据共享,以及维护数据安全。目前主要通过签署保密协议的方式来确保企业信息不外泄,数据脱敏之后再进行大数据分析。

  对此类模式较为感兴趣的早期参与者,主要包括自身缺乏业务资源优势或技术资源优势的中小规模机构,一方面可利用生态圈内的业务资源实现互联互通,解决资金或资产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平台的技术优势,在平台整个生态体系内生成自己的小生态圈。

  在实际运作中,目前这样的第三方平台还比较少,因为需要协调的参与方很多,基本还处在资源整合阶段,对于平台可提供的除技术之外的服务体系也还不完善。

  是否需要布局区块链技术,抢占市场先机,需要各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关于布局区块链技术,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总结了以下四点建议:

  1、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门槛

  与个人消费信贷和一般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相比,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中需要核心企业的参与,以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积累的上下游企业贸易往来信息与数据,具有一定的门槛性。

  大型核心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和实力,可以考虑自建平台,利于链条纵向深度发展。而P2P平台或第三方平台往往以联合中小型核心企业的方式,注重横向的多行业发展。

  2、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熟度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在初期并不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自主研发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此外,其应用还处于小范围和小规模试点阶段,包括核心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数量也较有限。

  如果考虑大规模应用推广,则参与节点越来越多,数据量加大,随之带来的运算压力将不断加大,对区块的处理时间、每秒处理能力及安全性都是挑战。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区块链公司,不管是已开源(如布比、分布科技)或者是未开源代码(如趣链科技),均已陆续开始为供应链金融参与者提供底层区块链技术,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或实力的企业可考虑直接运用现有开源技术试点使用,在业务规模化后重点考虑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规划战略安全规划,具备高吞吐量和低系统延迟的区块链平台合作。

  3、参与者的协同度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基于一个共识机制,即需要多个节点的参与者互相配合与认同。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端,需要银行对经由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的应收账款得到认同,完成线上确权后才能继续审核及放款操作。

  因此企业在布局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需全盘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度,确保链上各业务操作环节能实现良好运转。

  4、应对监管的不确定性

  监管层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其政策偏于事中事后监管,对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初期并未采取强监管措施,因此,行业实践者在创新创业初期,尤其是在技术布局上,须做好对监管层的透明与公开,确保因技术和业务创新带来的监管风险可控。

  根据宁圣企业管理研究院观察,P2P的监管发展历程就是很好的案例。只有公开透明,拥抱监管,才能逐步化解监管风险,为创新赢得良好的监管环境。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